2025年6月20日,我校召开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协调部署会,深入贯彻上级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文件精神,全面总结本学期安全管理成效与不足,系统部署暑期及新学期重点任务。校领导龚春蕾、凌旭峰,各二级学院分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及资产设备处相关人员参会,会议由资产处处长邵海波主持,以“压实责任、精准治理、文化引领”为核心,为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升级明确路径。
会议首先由资产设备处副处长曹占侠传达《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及上海市教委最新文件要求。他指出,上级部门明确实验室安全需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原则,构建从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到实验室直接责任人的三级责任体系,尤其强调需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安全准入培训及事故一小时上报制度。
资产设备处助理徐风帆对本学期工作进行汇报,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学校已完成237间实验室的分级分类风险评估。目前已建立涵盖实验室基础信息、检查记录的数据库,推动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凌校长结合高校实验室典型事故案例——某大学本科生因违规操作机床致手臂伤残、某高校化学品混合引发爆炸事故,强调安全是教学科研的前置红线。在会议上,他部署了四项重点工作:一是暑期前完成安全责任书逐级签订,确保二级学院与实验室、管理员、指导教师责任全覆盖;二是推行“学院周查、学校月查”机制,重点整治标识缺失、记录不全等问题;三是各学院需结合学科特点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每学期开展实战化演练;四是通过安全知识竞赛、案例警示教育等形式,推动安全文化融入教学全过程。安全意识的养成需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参与。
龚校长在总结中进一步明确管理升级方向。她指出,实验室安全已拓展至全校除普通教室外的所有教学场所,需构建“党政同责、网格治理”体系。二级学院需由党政负责人共同牵头,将责任落实到实训主任、任课教师,实现“场地-课程-人员”模式的绑定管理。隐患较多的单位需重点攻坚,而问题较少的学院更需防微杜渐。要求各学院及部门在暑期前完成实验室风险等级挂牌及制度上墙工作,9月底前实现管理流程全闭环,并特别强调暑期防汛防台期间的应急准备,确保“找得到人、拿得了钥匙、解决得了问题”。
会议明确,各单位需以暑期为整改关键期,对照第三方机构出具的风险勘查报告加快隐患清零,同步建立检查、培训、整改台账,迎接9月开学前市教委的安全检查。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从“分散整治”向“系统治理”的全面转型,为师生生命安全和教学科研高质量发展筑牢制度基石。